|
為什么國內廢紙回收現在這么火?时间:2021-06-16 什么是可回收紙類? A:紙,是生活中的必需品,是廢品界的黃金,是流通率較高的“硬通貨”。紙張的原料主要為木材、草、蘆葦、竹等植物纖維,廢紙又被稱為“二次纖維”,廢紙可以通過造紙技術再次變成紙漿制造成紙張,重新利用。 紙類垃圾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垃圾,廢舊報紙、書籍、舊課本、企業宣傳冊、快遞盒、包裝盒、牛奶盒、塑膠覆膜、復寫紙、蠟紙、塑膠光面廢紙、衛生紙、紙尿片、合成紙這些都是紙類垃圾。在紙類垃圾中,也分為可回收部分與不可回收部分;可回收部分主要有廢舊報紙、書籍、舊課本、企業宣傳冊、快遞盒、包裝盒、牛奶盒。 紙質垃圾也有不可回收部分,如:塑膠覆膜、復寫紙、蠟紙、塑膠光面廢紙、衛生紙、紙尿片、合成紙這些紙類垃圾垃圾是不可回收的,應該放入其他垃圾處理。 為什么這些紙質垃圾不能回收? A:被污染的紙張:衛生紙、餐巾紙、紙尿褲、浸入油漬的食品包裝紙(盒)等,不能回收; 一些成分復雜的紙張,再生處理時異物不能被充分排除。例如:塑膠覆膜、復寫紙等;經過防水處理的紙張因為表面附上了一層塑料薄膜,回收處理的時候不易與紙分離,也不能回收,例如:一次性杯、方便面杯等。 紙類回收的意義: 近20年內,造紙工業面臨著原料緊缺能源危機和污染嚴重三大難題。而廢紙的回收和再利用,具有生態(保護森林、減少污染)和經濟(低價纖維,有利可圖)價值,又給造紙業帶來了轉機。廢紙回收的意義在于以下幾點: 01經濟意義: 廢紙的回收利用對于造紙工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,并且可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。例如每回收1t廢紙,可重新造紙約800kg。一般可節省燒堿300~400kg,煤灰400kg,少用電300~400kwh,設備投資減少30%,成本可降低30%~80%。下表為廢紙和稻草造紙用料對比。 目前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造紙厚料中,有一半以上來源于廢紙。如日本廢紙的利用率為78%。美國強調廢紙的回收只有幾年,其廢紙的回收率已達40%,1996年回收高達9200x10^4t,幾乎占世界廢紙回收量的一半,廢紙加工業獲利10x10^8美元,全國至少有15x10^4人靠收集瓦楞紙箱為生。 基于對環境保護的考慮,不少國家已經對廢紙的回收問題,制定了許多強制性的實施,回收率逐年提高,1994年世界平均廢紙的回收率為38.9%。據統計,我國1995年利用廢紙漿產量已達580*10^4t,是1985年3.8倍,其中一部分是進口廢紙:7年累計利用廢紙約4500*10^4t,其中國內廢紙3600*10^4t,節約木材18*10^4m3,節約燒堿180*10^4t,節電2.3*10^8kwh。低檔紙中已有近80%是廢紙制得,但廢紙回收率僅達到22%,而其中絕大部分為舊瓦楞紙箱紙板(0CC),許多木漿紙并未得到有效的回收,處于量少質次的階段,每年流失600*10^4t,相當浪費木材2400*10^4m3,額合森林資源6.67*10^8m;落后的原因是由于收購措施不夠完備有力,價格偏低以及國民消費習慣等因素造成的。 02環保意義: A.保護森林: 世界每年用于造紙的木材消耗量大約占木材產量的35%,到下個世紀可能增長到50%。一般制備1t機械紙漿需要2.1~2.4m3木材,lt牛皮紙漿需3.5~4.2m3木材,若按每噸4m3木材計,需要50棵生長25年左右的林木。如北京市垃圾中廢紙每年至少在5*10^4t,北京人等于在不經意當中砍伐了200*10^4棵大樹,有的經濟學家講,“浪費實質上等于犯罪“或許是言重,但至少可令我們深思。用廢紙造紙不需要砍伐森林,因此回收廢紙可以說是一項“保護綠色森林,開發城市森林“的事業。 B.減緩水污染: 每回收l1t廢紙可使約470t水免遭污染。因廢水處理和堿回收投資大,絕大部分小紙廠沒有廢水處理及堿回收的裝置,因此每生產1t草漿排出的蒸煮廢液的BOD是300kg,COD高達lt以上,lt化學漿所生成的廢液排人25C的水體中,可影響幾萬立方米水域的魚類生存。 我國現有工業991.16*10^4家,1992年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40*10^8m3,1994年排放量565.6*10^8m3,其中造紙業排放量高達總排放量的1/8,僅次于化學工業和冶金工業,而造紙業廢水中BOD排放量占工業總排放量的1/4,COD排放量占工業總排放量的59.9%,造紙業的工業污染負荷居第一位。一個紙廠就可污染一條河,只要一條河上有幾個小紙廠,不幾年這條河就會變得濁流泛臭,白沫連綿、魚蝦難存。 在我國131條流經城市的河流中808受到污染,嚴重污染的有26條,重度污染的有11條,中度污染的有28條。30年前魚蝦撞破網的淮河現已變成死河,臭河,致使很多鴨子在河里都長不出毛,其中造紙廠排出的未經處理的污水是主要污染源之一。 用廢紙造紙是保護水的資源減緩水質污染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。我國年產1*10^4以下的小紙廠有1*10^4多家,這些“小土群“技術裝備落后,廢水難以處理,對水質和土壤將產生長久的破壞作用。 國家不得已關停了4000多家年產3000t以下的紙廠并把新建紙廠的規模定為10*10^4t以,還必須具有廢水處理能力,因需要巨大的資金,近年是很難辦到的。但如果用廢紙造紙,由于污染小投資少,不失為小紙廠的一條出路。 03國際意義: 1996年我國紙及紙板產量為2638.2*10^4t,居世界第三位,但人均用紙僅為22.3kg,不足世界平均水平46kg的一半,遠低于美國人均321kg,日本人均400kg的水平。因此每年都須進口大量的紙漿和紙,如1995年進口紙漿82*10^4t,紙及紙板302*10^4t,1996年從海關統計的數字為紙漿146.8*10^4t,紙張302*10^6t,耗用了大量外匯。我國由于森林資源缺乏,人口眾多,國民經濟發展迅速,造紙工業的發展不能滿足需要,大量進口商品漿紙和紙板將是長期的。因此回收廢紙對于我們少進口紙漿和紙,節省大量外匯,富國富民都有著重大意義。 |